2019年03月22日-03月24日
广东 广州
第二届医学表观遗传学前沿技术培训班将于2019年3月22日至24日在广州隆重举办,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诚邀与您相聚美丽羊城!
新的导师阵容,继续带来精彩的培训内容
本届培训班保持顶尖的培训导师阵容,邀请在表观遗传前沿技术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导师简介请看下文)向我们提供精彩实用的培训内容,并介绍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进展,与大家共同探讨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课题设计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
新的课程主题,再一次头脑风暴!
本届培训班将围绕顺式作用元件功能分析技术、非编码基因组突变与疾病发生、RNA表观遗传修饰研究、外泌体RNA与肿瘤诊断、RNA二级结构与疾病、生物信息学应用等内容进行展开,有效帮助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对相关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推动本领域发展。
相信本届培训班的举办,将会缩短前沿技术与医学基础研究的鸿沟,激发创新思路,促进表观遗传学研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转化和应用。
日程安排
2019年3月22日 周五 | ||
8:00-9:00 | 注册签到(广州浙江大厦) | |
时间 | 导师 | 课程简介 |
9:00-12:00 | 柳欣 | 课程名称:表观遗传调控与疾病的发生 1. 表观遗传学与基因表达调控 2. 顺式作用元件功能分析 3. 非编码基因组突变与疾病发生 4. 疾病相关突变筛查与实验设计 |
12:00-14:00 | 午餐及午休 | |
14:00-17:00 | 林水宾 | 课程名称:RNA表观遗传修饰研究进展和技术 1. RNA表观遗传修饰研究进展概述 2. RNA修饰谱分析技术 2.1 m6A甲基化测序 2.2 m7G甲基化测序 3. RNA修饰研究策略和课题设计 4. RNA修饰研究经验交流 |
2019年3月23日 周六 | ||
时间 | 导师 | 课程简介 |
9:00-12:00 | 黄胜林 | 课程名称:外泌体研究进展与经验交流 1. 外泌体生成与特征 2. 外泌体分离纯化与鉴定 3. 外泌体功能与作用机制 4. 外泌体诊断与治疗 5. 外泌体RNA与肿瘤诊断 6. 外泌体研究设计与经验交流 |
12:00-14:00 | 午餐及午休 | |
14:00-17:00 | 张强锋 | 课程名称:RNA二级结构与疾病 1. 新的实验技术 2. 新的计算方法 3. RNA结构和功能关系 3.1 RNA结构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 3.2 RNA结构异常与疾病 |
2019年3月24日 周日 | ||
时间 | 导师 | 课程简介 |
9:00-12:00 | 杨建华 | 课程名称:表观遗传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技术与常用工具应用 1. 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的系统鉴定和表达分析 2. 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临床表型分析 3. RNA结合蛋白在肿瘤等疾病的表达和变异图谱分析 |
12:00-14:00 | 午餐及午休 | |
14:00-17:00 | 杨建华 | 4. 非编码RNA与RNA结合蛋白的互作网络分析 5. 非编码RNA研究常用生物信息工具的应用 6. 非编码RNA研究课题的设计与经验交流 |
柳欣博士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2013年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博士学位,2014至2019年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致力于研究干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失调对疾病发生的影响。近年来利用多重组学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从造血干细胞向原成红细胞分化过程分化过程中基因转录以及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机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Cell、Nat Cell biol、Cell Stem Cell、Dev Cell 等学术刊物上。 | ![]() |
林水宾研究员 中山大学 201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加入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加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研究聚焦在RNA修饰的调控机理,揭示了RNA修饰对肿瘤发生、组织发育和再生疾病的调控功能,阐明了调控基因表达和疾病发生发展的RNA修饰组学和翻译组学新机理。以(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包括Nature、Mol Cell、Nat Commun 和Nat Rev Cancer 等。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一千次。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amon Runyon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和Alex's Lemonade Stand Foundation等多项国内外科研基金。 | ![]() |
黄胜林研究员 复旦大学 2009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11年至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2013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和生物医学研究院PI。致力于RNA表型组学和转化医学研究,近年首次报道环状RNA选择性富集于外泌体,并建立首个人类血液外泌体长链RNA数据库exoRBase,发现肿瘤特异转录本LIN28B-TST及潜在意义。迄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引2000余次,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Hepat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Cell Reports等专业杂志上。 | ![]() |
张强锋研究员 清华大学 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联合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获得者。长期从事于计算和高通量实验相结合的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RNA特别是RNA结构和RNA组学等领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Cell 及子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 ![]() |
杨建华教授 中山大学 长期致力于开发新算法、平台和实验方法研究非编码RNA基因和RNA修饰及其互作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率先利用CLIP-seq、ChIP-seq和Epitranscriptome数据和概率罚分模型等开发新的算法和平台,包括starBase、snoSeeker、 StarScan、circScan、RMBase、tRF2cancer、ChIPBase、deepBase等。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Cell Reports等杂志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以合作者身份在Nature Methods、Cell Stem Cell等杂志发表10多篇研究论文。 |
培训地点:广州浙江大厦(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毗邻广东省眼科医院,邻近中大医学院距天河商业中心4公里。)
报名咨询:张老师 13681810839
会议日期
医脉通医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