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视点
介入进展
往届回顾
专家视点
[CIT2017]沈卫峰:NSTEMI与STEMI有何不同?临床意义何在?
NSTEMI与STEMI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存在许多共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STEMI患者近期预后更差,但二者远期预后相似。
2017-05-17
[CIT2017]黄从新:房颤的综合管理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7)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结合2016年ESC发布的房颤管理指南介绍了房颤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紧急控制心率、控制促发因素、预防栓塞事件、频率控制和改善症状的治疗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017-04-28
[CIT2017]陈明龙:心梗后室速的临床价值及干预策略
在近期召开的CIT2017会议上,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明龙教授做了题为“心梗后室速的临床价值及干预策略”的精彩报告。
2017-04-17
[CIT2017]宋莉:双抗治疗时程——不同评分的有效性比较
目前的指南还没有明确推荐一种出血/缺血评分来量化患者风险,即便是最新的指南也只是提及了部分出血/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2016 ACC/AHA指南简单提到了DAPT评分,但并未做明确推荐。鉴于这一现状,来自国家心血管中心阜外医院的宋莉老师在2017年的CIT年会上以“双抗用药时程:不同评分有效性的比较”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2017-04-14
介入进展
[CIT2017]生物可吸收支架:来自中国的好声音
在本次会议上,由葛均波院士和韩雅玲院士牵头的两项生物可吸收支架研究相继公布了其试验结果。本文将对两项研究的概况进行简单介绍。
2017-04-01
2017,这些介入治疗热点值得期待!
近日,Cardiology Today网站对2017年心脏与血管介入领域最值得期待的10个热点话题进行了总结。
2017-02-10
桡动脉入路治疗:指南怎么说?
关于桡动脉入路治疗,各个国际指南的推荐是什么?
2017-02-10
国际血管内治疗研讨会热点研究Top5
2017年2月4日至8日,第29届国际血管内治疗研讨会(ISET)在美国好莱坞召开。
2017-02-21
往届回顾
[CIT2016]何奔:2015版ESC NSTE-ACS指南亮点
近期,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的何奔教授在在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6)上对2015版欧洲心脏病学会NSTE-ACS指南的亮点进行了讲解。
2016-04-27
[CIT2016]颜红兵:STEMI病理生理——从新机制到临床实践
2016年3月,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颜红兵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STEMI病理生理——从新机制到临床实践”的精彩报告,医脉通对李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整理。
2016-04-13
[CIT2016]袁晋青:NSTE-ACS合并房颤老年患者的抗栓治疗
近期,来自国家心脏病中心及阜外医院心内科的袁晋青教授(赵雪燕代讲)在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6)上做了题为“NSTEACS合并房颤老年患者的抗栓治疗”的精彩报告。
2016-05-13
[CIT2016]刘梅林:老年人抗栓治疗的相关问题
2016年3月17至20日,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的刘梅林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老年人抗栓治疗相关问题”的精彩报告。
2016-03-23
已关注(6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
第十七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9)
2019-03-27
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6)
2016-03-02
第十三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5)
2014-12-22
2013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
2013-02-27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公司产品
诚聘英才
网站帮助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930
京ICP备13043379号-5
京ICP证130463号
©2005-2025 medlive.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