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热点
本次天坛会TISC主题论坛邀请到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著名神经病学专家Werner Hacke教授。Hacke教授是包括ECASS I-IV研究在内的多项经典研究的牵头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领域的重磅级人物。Hacke教授致力于卒中溶栓领域已有20余年,他主持的ECASS-III研究曾将溶栓时间窗从3小时扩展到4.5小时,本次他将为大家介绍世界范围内卒中溶栓领域的重大进展。
2017-07-07
在2017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心源性卒中辩论论坛是一大亮点。此前医脉通小编带大家看过了《时间窗内心源性完全性卒中早期再通策略选择》辩论现场的盛况,本次将为大家带来第二个辩题——《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启动抗凝时机及药物选择》的详细报道。
2017-07-06
隐源性卒中以及原因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SUS)是近年来的一项热门话题。6月24日上午,在2017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的TISC主题论坛上,Stroke杂志的总编辑Marc Fisher进行了精彩演讲,回顾了近年来隐源性卒中的研究进展,并强调了筛查评估的重要性。
2017-07-06
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于2017年6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卒中理论与临床实践论坛上,来自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的戚晓昆教授带来题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治”的精彩报告。
2017-07-05
现场报道
雨后的北京清风送爽,在这个凉爽的夏日早晨,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CSA&TISC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大会由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安定教授主持,国内外卒中防控领域的同仁及专家领导悉数到场,共襄盛会,共谱华章。
2017-06-24
2017年6月23日,由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国内多个分中心参与的“十三五”慢病重点专项“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关键技术与流程改进研究”(项目编号:2016YF1301500,项目PI:缪中荣)在首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启动。
2017-06-23
卒中理论与临床实践分论坛是备受参会代表关注的一个论坛。分论坛尚未正式开始,会场内已经人山人海,连日的大雨也并未浇灭参会代表们的热情。
2017-06-23
专家观点
心源性卒中作为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中重要的一大类,其临床表现和诊治都具有一些独特的要点。在2017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医脉通小编针对心源性卒中的诊治问题,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董可辉教授进行了采访,希望能给大家的临床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2017-07-18
在2017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心源性卒中辩论论坛是一大亮点。此前医脉通小编带大家看过了《时间窗内心源性完全性卒中早期再通策略选择》辩论现场的盛况,本次将为大家带来第二个辩题——《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启动抗凝时机及药物选择》的详细报道。
2017-07-06
6月23日下午,在2017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心源性卒中辩论论坛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的心源性卒中论坛有别于以往的单纯报告形式,在报告的基础之上特别设置了辩论环节,通过正反双方的激烈讨论,更进一步点燃了在场听众的热情,并加深了大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本次小编先对第一个辩题:《时间窗内心源性完全性卒中早期再通策略选择》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2017-07-03
​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的“症状性颅内外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与管理”论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叶平教授作了题为“强化降脂稳定/逆转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精彩报告。会后,医脉通小编就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血脂调控相关问题采访了叶平教授。内容如下:
2017-07-07
会议信息
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将于2017年6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医脉通届时也将前往现场,哪些讲题是您感兴趣的?不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为您带来新鲜的会议报道~
2017-06-16
小年在中国传统节日意味着辞旧迎新、迎祥纳福,随后人们步入新年的准备和忙碌中。乘着这份年味儿,2016年腊月二十四,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CSA&TISC 2017)启动会在北京朗豪酒店召开,应今日之除尘(陈)布新日,北京一扫往日的阴霾,以晴朗耀眼的阳光笑靥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脑血管病专家,似启示着我国脑血管病医疗事业正迈向晴朗豪迈的新征程。
2017-02-03
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促进着医学前沿理念及临床实践不断转化前行,引领着我国神经科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走向规范化、流程化、组织化、前沿化、国际化,推动着我国的科技成果不断加速转化、创新。诚挚地邀请您莅临盛夏北京的这场学术盛宴!
2017-04-25
精彩花絮
已关注(18人)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930 京ICP备13043379号-5 京ICP证130463号 ©2005-2025 medlive.cn,all rights reserved